這個名叫尖頭的小傢伙是我中途的第一隻貓。
在他之前,我只有過代養成貓幾天的經驗。
接近全新手的我跟尖頭的相遇,我曾經一度以為是場災難。
但是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就有人相中一臉無辜又上相的他,也帶著他離開了。
速度之快,讓我只來得及留下少數幾張與他的合照。
速度之快,讓我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只知道之後就只能透過認養人的照片懷念這個緣分不深卻很調皮搗蛋的小傢伙。
整理好心情之後,我遇見了糯米,至今依舊被我放在心中偷偷想念著的正妹。
二零零九年九月七號。
在新屋的小貓房裡,一隻黑白的老大貓跟一隻兔尾巴的虎斑正在心中的天秤上奮鬥著。
掙扎了很久,最後卻是把外出籠放在地上讓他們自己選擇。
誰想跟我回家,誰就進來吧。
我記得我似乎是這麼說的。
然後糯米跳了進去。
辦理認養手續的時候,還以為一切就跟尖頭時期一樣:帶回家,互相陪伴,發認養文,還來不及回神就已經將她送離。
糯米真的很不一樣,就像每個主人都會說的台詞。
但是她卻是紮紮實實的讓我體會到她的與眾不同。
就在離開新屋的路上,她上演了一場逃脫秀,卻又讓心慌的我能夠在樹林中重新找回她,名符其實的,失而復得。
我想這也是日後她寧願待袋子也不願待在外出籠的原因之一吧!
是的,她不愛籠子,尤其是那個她曾經逃離過的軟式外出籠。
但是她不介意待在袋子裡陪我出門。
我們會一起去學校開班會,一起逛街買她的衣服,一起搭車回家。
好多好多的一起,充斥在這半年之中。
曾經有一度我以為我沒辦法替她找到認養人了,都已經做好要陪她到老,替她買更多東西的打算了,但她還是用她獨特的魅力找到了認養人。
她跟新家大貓的相遇成了我對每個同樣喜好貓的朋友之間最有趣的話題,雖然只是短短的小故事,卻能講上千遍也不膩,這大概就是自己的女兒在媽媽眼中的份量吧。
送走糯米之後,因為考試、搬家、住宿舍等原因,我沒有辦法在養貓,但是卻因禍得福能夠跟更多的貓相處。
現在的我,在送養會幫忙,每次來來去去的貓都不少。
有親人街貓狀況不錯來送養的,有認養人帶回來讓大家看的,有志工們自己養的,還有中途帶來照顧的奶貓。
形形色色,多到連以自己的記憶力為豪的我都沒辦法清楚的記得誰是誰。
會爬人特技的小點子出乎意料的去了高雄當店貓。
參加了好幾場送養會的可樂在試養人決定回來退貓的當天又決定要認養。
堅持要一起送出去的正男和呆妹也在某次送養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被一位大哥抱走。
已經是成貓又要一起送養的兩隻虎斑雖然看似難度很高但終究還是有人願意和他們成為家人。
原本不親人的妙鼻貼在跟大貓相處過後性情大變,還可以讓認養人把他放在衣服裡睡的安安穩穩。
撿到的長毛金吉拉雖然還有些病痛,但在犀利人妻Oliver的加持(?)下也在第一次參加送養會的時候就被帶走。
漂亮的Dammy被一位號稱要養貓抓老鼠的大哥帶回去,在志工們隱隱約約的擔心裡發現其實他們把貓照顧的還不錯。
除了貓,狗狗也有許多有趣的故事。
十歲的約克夏找到了願意照顧蒼老的他的人。
越長越大的小乖被同校的老師帶回鄉下自由奔跑。
路人撿到的小小黑在插花沒多久就被人相中帶回家試養。
忘了叫甚麼名字的中大型犬被帶回家要跟鄰居的狗嗆聲,因為鄰居的狗總會越過小圍牆到別人家院子大小便。
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貓狗等待送養。
也因為參加了送養會,我才知道資深中途說過的"沒有那個時間心力去追蹤每一隻自己送出去的貓狗"背後所隱含的意義。
還有太多的小傢伙在等著我們,所以我們只能在送養的時候睜亮眼睛,針對幾個比較可能有問題的稍做關切,然後祈禱其他的貓狗平安幸福,因為我們根本沒有那麼多心力可以分散在那麼多貓狗身上。
每個人可以付出的都不同,有些人可以把貓狗帶回家當成孩子般的疼愛;有些人可以花錢在那些受傷的貓狗身上;有些人可以為了貓狗們發聲爭取;有些人可以幫忙轉貼送養訊息讓更多人看到除了購買之外的途徑。不管可以做的是什麼,有行動,機會就大了。
一整天的送養會雖然累人,但是每次結算成果的時候都很開心又有貓狗找到自己的家。
辛苦是值得的,在每次送養會結束的那個剎那感受都會特別深刻。